歡迎光臨中國紡織印染網
加入收藏夾 | English
當前位置:主頁>政策法規>
決策層擬給紡織業更寬松政策
來源:  作者:
        紡織服裝業出口退稅率從11%上調至13%之后,對于目前身處困境的紡織服裝業無異于雪中送炭,但市場人士普遍表示,這只是杯水車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協會將繼續和有關部門溝通,希望政府在其他政策方面予以扶持。而根據早些時候該協會與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聯名提交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意見函,目前政策層面正在醞釀的措施還包括,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空轉”,取消棉花滑準稅,以及放松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控制等。
  
  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空轉”,將是政策調整的下一個著力點。去年實行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實轉”以來,中小紡織服裝企業普遍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所謂“實轉”是指,加工貿易企業在辦理銀行保證金臺賬時,要將與進口料件稅款等值的保證金存入海關在中國銀行(3.95,-0.03,-0.75%,吧)設立的指定賬戶。
  
  據第一紡織網測算,2008年一季度我國紡織服裝加工貿易進口總額為29.16億美元,其中要繳納的臺賬保證金折合人民幣有18.69億元之多。  
 
  第一紡織網副總編馬新征表示,雖然待出口核銷后,可以再拿回保證金及相應利息,但在當前銀根緊縮、企業周轉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還要墊付向海關繳納的銀行保證金,大筆資金被鎖住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致使很多加工貿易企業必須進行民間借貸以解燃眉之急。   
  馬新征表示,假設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實現“空轉”,即加工貿易企業在辦理銀行保證金臺賬時,只開立空頭賬戶而無需存入保證金。企業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將大幅加快,對于加工貿易出口的推動,及給相關企業經營所帶來的收益也將大幅提高。
  
  由于國內棉花的硬缺口,很多紡織服裝企業不得不承受進口棉的高價壓力,付出比競爭對手高得多的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棉花滑準稅本來是要保持進口棉價與國內棉價持平,而目前進口棉花征收滑準稅后,反而大大高于國內棉價,滑準稅已經失去了意義。國家應盡快考慮取消棉花配額限制及取消棉花滑準稅政策,同時給農民種棉補貼。
免責聲明:凡本站注明來源為xx所屬媒體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亚洲风情中文成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