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國紡織印染網
加入收藏夾 | English
當前位置:主頁>專題報道>
海關為遭遇“嚴冬”的紡織企業實施“變形記”
來源:  作者:
       7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關于調整紡織品服裝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锻ㄖ分赋?,從2008年8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該次出口退稅率的上調無疑為瀕臨困境的中小紡織企業注下一針“鎮痛劑”,但由于人民幣升值、外需萎縮、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遠超過退稅帶來的利好,再加上此次調整重點在下游的針織和服裝行業,大多數紡織企業仍持悲觀論調,不看好紡織前景。

  “此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尚未涉及到羊毛加工企業,為了應付困境,避免熟練工流失,我們公司被迫采取一周開工五天休息兩天、減少生產條線等方式來應急,但這并不是長遠之計?,F在還不是我們羊毛加工企業最困難的時候,畢竟上半年接的一些訂單還能勉強維持生產,但是到了年底的時候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等到紡織業的復蘇?”張家港保稅區某毛紡企業的負責人深表憂慮。該企業的現狀只是整個紡織業遭遇“嚴冬”的一個縮影。據悉,2003-2007年是整個紡織行業的春天,尤其是2007年更是紡織行業發展勢頭最猛的時候,企業因此引進了大批的設備,擴大了產能。2008年,“寒冬”來襲,紡織出口市場迅速疲軟,眾多企業便瞬間面臨產能過剩、資金無法周轉、大量貨物囤積等尷尬,如此惡性循環下,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停產,大型企業也前景堪憂。眾多羊毛加工企業只能寄希望于下游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將有助于增加出口,刺激國外需求,順暢整個紡織行業生產鏈,間接支持中上游紡織行業的發展。

  張家港保稅區目前擁有天宇、澳豐、協友等多家大型羊毛加工企業,是全國最大的羊毛條集中生產和出口基地,2007年保稅區羊毛條出口量占我國羊毛條出口總量的35.8%,名列全國第一,羊毛加工企業生產的萎縮勢必影響到保稅區的整體經濟發展。張家港保稅區海關為了促進羊毛加工企業發展可謂煞費苦心?!拔覀兡壳澳茏龅木褪菫槠髽I提供‘一站式’服務,如針對羊毛條出口量大、船期緊的困難,讓企業向海關預申報,海關根據要求周六、周日加班驗放,并實施卡口24小時驗放,以確保企業能夠及時通關,降低企業成本,為羊毛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和便捷通關?!痹撽P通關科科員胡粟一一列舉了海關的做法。羊毛加工企業運營舉步維艱也給張家港保稅區海關帶來了種種壓力。如需要監控企業囤積在倉庫的大量貨物,又或要留意哪家羊毛加工企業忽然破產帶來的系列問題,這需要海關關員能夠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縮短核銷周期,增加下廠盤庫的次數。七、八月正是高溫警報拉響的時候,羊毛倉庫又熱又臭,加工貿易科的關員陳良照樣保持較高的查驗率,以確保羊毛監管不出問題?!艾F在羊毛加工企業發展很不景氣,我們做好服務的同時,也要保證國家稅收應收盡收,這是我們海關人的職責?!标惲急磉_了自己樸實的想法。

免責聲明:凡本站注明來源為xx所屬媒體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亚洲风情中文成人电